內蒙古脫硫設備提鹽工藝是焦化廠變廢為寶的一項工藝,而脫硫提鹽工藝中的其中一項便是母液脫色,經過氧化的脫硫液會混有催化劑的顏色,要想后續生產的產品純度和色澤比較好,就要使得脫硫液變得澄清,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粉末活性炭了。
我們大概介紹一下提鹽工藝流程:脫硫廢液——氧化釜、催化劑、硫代硫酸根轉化為硫酸根,析出硫磺—氧化后物料—過濾器過濾含油微量其他鹽的硫磺—濾液—脫色釜、活性炭高溫—活性炭過濾—過濾器—濾液—濃縮釜,真空 高溫蒸發(得產品硫酸銨)—濃縮液—結晶釜、冷卻—結晶液—離心機—產品硫氰酸銨?;钚蕴吭诮够袠I脫硫提鹽中的主要作用是將廢液經活性炭脫色,去除廢液中大部分的有機物、催化劑等,將廢液從深綠色轉化為亮黃色,內蒙古脫硫設備并不需要完全將脫硫提鹽工藝中的廢液完全脫掉顏色。
從脫硫生產裝置地下槽送來的脫硫廢液進入原料池,用泵送入壓力過濾器初步脫除懸浮硫、焦油等雜質,獲得初步凈化的綠葉排入中間池后用泵加入脫色釜,加入活性炭后在常壓下攪拌加熱(95~100℃)進一步凈化,懸浮硫、焦油、對苯二酚在活性炭的作用下基本被脫除,脫色釜揮發出的水蒸氣和部分揮發性物質被冷凝冷卻器捕集后排入清液池,得到凈化的脫硫液排入抽濾器分離出活性炭后進入貯液槽。
通過計量后加入蒸發釜,在真空負壓攪拌狀態下被蒸汽加熱至70~80℃,溶液被蒸發濃縮,送至硫代結晶釜內結晶,經離心分離,產品為硫代硫酸銨,分離后的溶液送入硫氫結晶釜內,再次結晶分離,產品為硫氫酸銨,分離后的溶液送入硫氫結晶釜內,再次結晶分離,產品為硫氰酸銨,內蒙古脫硫設備分離后的溶液再次回到蒸發釜內蒸發,往返循環,在蒸發脫色過程中形成的冷凝液送至脫硫工段的反應槽。